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生态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中英文):生态与环境经济学Ecologicala
dE
viro
me
talEco
omics2、课程性质:素质选修3、周学时学分:224、适用专业:生态、环境、经济、管理、旅游类等5、使用教材:马中主编,2006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参考书1马中主编,2001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姚建主编,2001环境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3汪俊三、金鉴明、蔡信德等著,1996生态破坏经济损失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4迟维韵著,1996生态经济理论与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5刘庸主编,2001环境经济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6戴星翼著,1998走向绿色的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7陈大夫著,2001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8沈满洪主编2008生态经济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9王焕校,常学秀主编,2003《环境与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0德彼得巴特姆斯著,齐建国等译,2008数量生态经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1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1992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
二、课程简介
生态经济学是20世纪60年代由生态学与经济学交叉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环境经济学,是20世纪60年代由环境科学与经济学交叉渗透形成的新兴学科。两者都是在现代化工农业生产大规模发展,世界人口剧增、能源紧张、粮食短缺、资源耗竭、
1
f环境污染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生态与环境经济学是生态学、环境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应用经济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建立良性循环的经济系统,使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要求相协调,取得最佳的、综合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理论性和应用性均较强的边缘学科。环境经济学是关于环境问题的经济学研究,即关于环境资源的稀缺性与效用性的经济学研究。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的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运动规律,研究这一复合生态经济系统中生物因素与经济因素之间的的矛盾与统一问题,研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矛盾统一问题,以谋求在生态平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生态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环境经济学”不等于“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所要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人以外的充满着各种有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