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野外综合自然地理的实习。实习内容涉及地质地貌学、气象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水文与水资源以及人文地理学的相关内容。
一.实习目的
(1)总体锻炼目的通过这次实习,将所学课本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从而培养我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野外地理学习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2)其他实践能力主要是锻炼和考察同学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在地貌学实验中,使每个同学学会罗盘的正确使用方法,植物学群落调查和土壤学的土壤剖面观察实验中,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关键是逐渐培养同学们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3地貌将地貌学课堂教学与野外实习相结合,认识有关第四纪堆积物的成因类型,初步分析实习地区的地貌发育过程,初步培养学生野外认识和分析地貌现象的能力,以及地貌野外基本工作方法。
f(4)植物观察和了解实习地区的植被及其主要植物群落类型,了解植物群落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认识植物群落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分布规律;识别本地区主要的一些植物种类;调查样地的植物群落。
5土壤观察当地土壤类型,学会对土壤的剖面进行调查分析,将课本知识真正带入实践操作中。
6气候通过庐山特殊气象特征的观察,对庐山气温、气压、湿度、风向等气象要素的垂直分布规律、成因进行探究,认识庐山鲜明的季风气候特征,并与当地植被分布、地貌特征、水文特点、土壤分布相关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对特定气候特征分析的能力。
(7)人文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经济区位等角度对庐山的别墅群、宗教建筑群、政治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深入分析,并且结合天人合一的思想对牯岭镇的民居、民风加以适当剖析。
二.实习内容
地貌通过实地的观察了解庐山的大概地貌特征,进而分析一些地貌的成因,例如构造地貌形成的断块山、裂谷地貌,流水地貌河流袭奇、峡谷地貌,冰川地貌等。植物通过上庐山实地观察,分析辨认庐山植物群落的分布规律,认识各种植物,采集植物标本,选择合理地点拉植物样方进行调查植物的多样性,并对植物群落与环境进行整体分析。土壤在庐山典型地段选址挖掘土壤剖面,对土壤剖面进行描述,观察土壤剖面分层及各土壤层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从土壤的成土因素方面分析土壤种类。气候描述庐山气候总体特征,然后分析庐山气候类型和分布特征,对特殊地区的小气候进行研究,分析其形成原因。水文实地考察,分析庐山水文分布状况,介绍庐山典型的几处水环境,对该地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