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的兴趣基于网络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做数学”的环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或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帮助下,主动进行探索性学习,学习方式由“听讲”“记笔记”更多的变为观察、实验和主动思考,实现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使数学学习过程成为一种生动的发现与论证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习富有主动性和创造性23高效轻松的复习方式数学的许多内容都是需要反复理解和记忆的,学生可以通过终端与网络中心连接,将课堂上讲解的多媒体课件再次从教学资料中心的服务器中读取,对不理解的环节可以反复观看,并且可以观看其他教师的教学内容,这不仅大幅度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强度,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研究方法和步骤31实验对象实验对象为江苏省盐城市盐阜中学高一两个平行班(按入学成绩平均分班),1班38人实验班、2班42人控制班32实验变量及其控制(1)自变量:两种教学方式控制班采用传统的讲授模式,实验班在教学中以“几何画板”为基本软件,并教会学生使用,教师讲课时可采用Word,Powerpoi
t等工具软件作为辅助软件,并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科学、合理地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2)因变量:两班学生分别接受同一份测验的数学成绩,以及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变化(3)干扰变量的控制:教材、课时、作业、测试内容、评分标准完全相同;师资水平
2
f相当,在实验过程中,不让学生知道在参加实验33数据分析以各班学生的入学成绩为前测成绩,高一各模块教学结束后的统考成绩为后测成绩,并采用独立样本的Z检验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3.4研究步骤3.4.1准备阶段(1)全面优化课程教学通过精心准备,运用大量的先进手段,教师创作出严谨而丰富的电子课件,其目的就是将它应用于教学教学中,教师不像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而是借助电脑、投影仪等先进的电脑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电子课件,发挥计算机的优势,但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用计算机,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很好解决的内容,就不必采用计算机处理,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克服传统教学媒体的不足,实现计算机与传统教学媒体的优势互补(2)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中,我们构建了“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兴趣)———自主探索(提供学习资源,指导自主学习)———协作交流(人机交互、生生交互、师生交互)———意义建构(重组自身知识体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