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疗物理治疗运动疗法
物理治疗(Physicaltherapy)包含运动疗法和理疗。在西方国家统称为物理治疗,而我国在历史上将物理治疗简称为理疗,将运动疗法简称为体疗,从而引起概念的混淆。现在为了区别国际上的物理治疗和我国的理疗在内涵上的差别,本书将运动疗法和理疗均归属在物理治疗之下。本章主要介绍物理治疗运动疗法。一、概述1、运动疗法therapeuticexercise指以生物力学和神经发育学为基础,采用主动和被动运动,通过改善、代偿和替代的途径,旨在改善运动组织(肌肉、骨骼、关节、韧带等)的血液循环和代谢,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提高肌力、耐力、心肺功能和平衡功能,减轻异常压力或施加必要的治疗压力,纠正躯体畸形和功能障碍。2、基本原则(1)因人而宜按照各个患者功能障碍的特点、疾病情况、康复需求等制定康复治疗目标和方案,并根据治疗进度和功能及时调整方案。(2)循序渐进应激适应性要逐步建立,训练效应符合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参加康复训练是技能学习过程,神经肌肉功能重建也是系统再学习的过程,因此运动强度应该由小到大,运动时间由短到长,动作复杂性由易到难,休息次数和时间由多到少、由长到短,训练的重复次数由少到多,运作组合由简到繁。(3)持之以恒训练需要持续一定的时间才能获得显著效应,停止
f训练后训练效应将逐步消退。因此康复训练需要长期持续,甚至维持终生。(4)主动参与强调患者主动参与康复训练。只有主动参与,才能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运动功能不可能通过被动治疗而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5)全面锻炼人体的功能障碍是多器官、多组织、多系统功能障碍的综合,康复的目标应包括心理、职业、教育、娱乐等多方面,最终目标是重返社会。因此康复治疗应该全面审视,全面锻炼。3、基本类型(1)力学和运动学原理肌力训练、耐力训练、呼吸训练、平衡训练、协调性训练、牵张训练、牵引、关节活动训练、手法治疗、医疗体操、步态训练、转移训练。(2)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常用的有Bobath技术、Rood技术、Bru
strom技术、本体感觉促进技术(PNF)和运动再学习技术。(3)代偿和替代原理4、基本体位(1)功能位指当肌肉和关节功能不能或尚未恢复时,可以使肢体假肢、矫形器、辅助具应用、能量节约技术。
发挥最佳功能的体位,通常为肌力平衡位,以利于最大限度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①上肢功能位多为屈曲位,肩关节屈曲45°,外展60°,肘屈曲90°,前臂中立位,腕关节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