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主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思想主张【解析】该题属于逆向思维型试题。苏格拉底和孔子均强调知识的作用和道德的力量,故A项错误;孔子维护奴隶主的统治,而苏格拉底则维护雅典民主政治,故B项正确;孔子的“仁、礼、德”与苏格拉底的“认识人自己”均注重对人和社会的研究,故C项错误;孔子思想“仁者爱人”与苏格拉底“认识人自己”均体现对人的重视和尊重,故D项错误。【答案】B4.(2015广东珠海一模12)12.有西方学者认为:“中国的思想家对自然科学和玄学都没有多少兴趣,他们提供讨论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从规劝和改良的语气来看,这种哲学无疑反映了一个屡起冲突、政治混乱的时期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属于这一时期特征的思想是
B.提出“春秋大一统”,以德为主,以刑辅德D.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A.强调要顺应自然,“无为而治”C.三教并行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思想【解析】材料中“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信息说明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时期的
f思想,强调要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属于道家思想,属于该时期思想主张,故A项正确;“春秋大一统”属于属于董仲舒思想,不符合题干时间,故B项错误;三教并行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故C项错误;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是在南宋时期,故D项错误。【答案】A5.(2015广东茂名一模12)12.黄宗羲在《孟子师说》中评论:“周之制度,当以《孟子》为主,以正周礼之失”;“乃知孟子性善之说,终是稳当”;“故国之所以治,天下之所以平,舍仁义更无他道”。由此可知,黄宗羲推崇孟子的①以礼治国主张A.①④②性善论B.②③③仁政学说C.①②③
④兼爱思想D.②③④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孟子思想主张【解析】第一句古文干扰比较大,意思是周朝的制度,以《孟子》为主,来修正周礼的缺失,说明孟子的主张不是“礼”,故①错误;第二句古文“乃知孟子性善之说,终是稳当”可知②正确;最后一句古文“舍仁义更无他道”可见③正确;兼爱是墨子的思想,故④错误,选项B项符合题意。【答案】B6.(2015广东湛江一模12)12.“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滨,鱼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后世的哪一思想最A.儒家“仁爱”思想C.道家“无为”思想能说明这一现象
B.墨家“尚贤”思想D.法家“法治”思想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