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阴证,只要主抓足太阴脾经就可以了,这是抓主要矛盾的做法。而现代的孩子,一碰到冷风就感冒,轻微一冷就犯病,这不就是阳气不足的表现吗?这就是所谓的阴证,按照喻嘉言的说法,应该是从脾经论治啊。我从喻嘉言的这个“千古之秘”中悟出,原来这些看似呼吸系统的疾病,其实都是脾胃不足引起的,所以就在看到这样的病症的时候,除了急性期治疗肺经,其他的时候都调理脾胃,结果孩子们都基本获得了恢复,不再频繁感冒,哮喘了,身体也开始强健。现代的西医现在也开始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在诱发哮喘的众多因素中,饮食作为一种特异性过敏原占有较高比例。这种食源性哮喘在成人中并不多见,但在儿童,尤其是婴幼儿中则占较高比例,也就是说,年龄越小,食制导致哮喘的越多见。可能与小儿胃肠道机制不够完善,尤其是消化道的黏膜还没有发育完全,某些大分子蛋白通过消化道黏膜入血,并作为异种物质刺激机体发生过敏反应有关。随着小儿年龄的增长,其胃肠功能逐渐完善起来,对食物耐受性逐渐增强,食源性哮喘也就逐渐减少。假如西医不做类似的研究,很多人就不会想到脾胃系统和哮喘的呼吸系统有什么关系,中医认为脾胃属土,肺属金,土生金,所以脾土是肺金之母,这是中医用五行的分类法来标示脾胃与肺经的关系,脾胃一出了问题,肺经也轻易出问题,但是中医这么提出来,很多人就会跳出来,说中医在胡说八道,即使中医用调理脾胃的方法治疗好了哮喘,这些人也认为是偶尔,但是现在西医也在做研究,提出了相关的解释,这说明事情的本来熟悉就是这样的,中国古代中医的观察是仔细的,分析是准确的。但是,现代的中医反而丢了这些内容,见到咳嗽哮喘,就用肺经的药物,其实,在不发作的期间,好好的调理脾胃才是根本之治,这就是为什么陈实功的八珍糕被称为“医中正道”的原因。在八珍糕中,山药、莲子肉、薏米、茯苓、白扁豆、芡实都是补脾的药物,也是药食同源之品,这些看似平和的食物,其实在补足脾胃之气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的。现在八珍糕各地有很多的产品,苏州的八珍糕的方子据说是经过叶天士审定的,西塘的八珍糕早就是这个地方的特色产品了,绍兴也有八珍糕,其实自己做起来很麻烦,如果能够买到成品,服用起来很方便的。其实,这是食疗的方法,中医讲究的是药食同源,用平淡的食品,最终调和脾胃,解决大问题,这也是八珍糕被清宫御医评价为“医中正道”的原因。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发病的急性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