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调查评定之外,还要对其历史价值和社会生活价值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然而,在本人所了解的村庄整治规划中,大多编制单位只是从现状用地情况、基础设施等物质情况进行调查,而对社会、经济等采取回避。32社区规划套用居住小区模式无视住户的职业特征和具体生活方式完全丧失了传统村落的特点。许多社区规划采用方格网
f式的布局,面目雷同。33盲目并村并乡,造成村民农业生产与生活不便为了达到一定的规模,不管是山区、丘陵,按照农民的工作出行
半径,盲目并村并乡,多数中心村的中心作用并不突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分散,难以配套。某地方提出了镇村布局的新规划,计划将目前全县100多个自然村缩减至80余个,理由是自然村规模小,居住分散,造成土地浪费,也不利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被如此“新农村建设”的农民,他们今后的生产和生活会不会成本更高不堪重负(比如离耕种的土地更远)、幸福感成就感更低?
34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我国农村设置镇、村、村民小组,在《湖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布局规划导则》中,规定了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以及公共建筑的配套,而没有村民小组的公共建筑的配套,不利于实际操作。四、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需注意的要点41适应区域发展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应努力把自己的发展方向与区域和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调整一致,借助区域发展的力量实现腾飞。通过规划,协调好新村社区自身经济与县域经济的关系,整合新村社区区位、交通、资源、环境等优势条件,从宏观层面为新村社区经济发展定位定性。同时,应加强其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注重挖掘社区自身经济发展及家庭经济发展的潜在条件,并将其逐项落实到空间规划之中。注意挖掘新村自身的经济价值,解决搬迁后农民的就业问题。新农村社区建设,
f绝不仅仅是一个物质规划与建设问题,新社区的形成与稳定发展,取决于新社区的活力与经济价值。特别是在迁村并点的过程中,彻底打破了村民原生态的生活与生产环境,在新社区规划中,不仅要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还要从农村生产和就业出发,提供新的经济功能和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42以集约利用土地为宗旨从区域角度来分析新村社区的土地价值,提高整个社区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在新村社区的规划中,要本着不同地段土地赋予不同使用功能的原则,使土地价值最大化;农宅占地的分配则应根据农户从业及兼业情况,综合考虑生活、生产的实际需求。有效集约利用土地。通过区域空间调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