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复苏室转入、转出的标准与流程
转入的标准
麻醉复苏室所起的作用:对于所有麻醉病人手术后,不能达到ICU收治标准、术中出现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或术毕全麻苏醒不完全的手术病人,即麻醉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药作用尚未完全消失、易引起呼吸道阻塞,通气不足,呕吐,误吸或循环功能不稳定等并发症者,全麻气管导管尚未拔除或已拔除而苏醒不完全患者以及全麻的小儿,进行检测和必要的处理。
术后神志、呼吸和保护性反射未恢复正常的全麻(气管内麻醉、静脉麻醉)病人、椎管内麻醉平面在T5以上和术中病情不稳定的病人皆符合入PACU条件。手术结束时麻醉药作用尚未完全消失,或因手术、麻醉因素引起循环功能不稳定,并经责任麻醉医生确认须送入PACU继续进行监测治疗的患者,术后由责任麻醉医生护送至PACU。
1
f转出的标准
全身麻醉患者转出标准:1、全麻患者Steward评分4分方可转出恢复室。2、凡术后在恢复室用过镇静剂、镇痛药的病人,用药后至少观察30分钟,方可转出恢复室。3、如病情严重或出现呼吸并发症,仍需呼吸支持或严密监测治疗者应在呼吸支持或监测的条件下转至ICU。4、能自行保持呼吸道通畅,吞咽及咳嗽反射恢复;通气功能正常,呼吸频率为1220次mi
,PaCO2在正常范围或达术前水平,面罩吸氧时PaO2高于933kPa(70mmHg),SpO2不低于术前355、术后用麻醉性镇痛药或镇静药后,观察30mi
无异常反应。6、无急性麻醉或手术并发症,如气胸、活动出血等。7、拔管指征:没有单一的指征能保证可以成功地拔除气管导管,下列指征有助于评估术后病人不需要辅助通气:1PaO2或SpO2正常。2呼吸方式正常。病人能自主呼吸,呼吸不费力,呼吸频率30mi
,潮气量300ml。单纯测定肺活量或最大吸气气压的价值有限,因为并不可靠。3意识复苏,可以合作和保护气道。4肌力基本完全复苏。5拔管前PACU的麻醉医师应警惕原已经存在的气道情况,并可能需要再次气管内插管。给予吸氧,吸引气管导管内、口腔内和咽部异
2
f物;拔管前正压通气、面罩给氧,监测SpO2,估计是否有气道梗阻或通气不足的征象。
椎管内麻醉转出标准:
1呼吸循环稳定。
2麻醉平面在T6以下,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已有恢复,交感神经阻滞已恢复,循环功能稳定,不需用升压药。。
3超过最后一次麻醉用药1小时。
4若用过镇痛药者应待药物作用高峰期过后再转回原病房。
Steward苏醒评分标准
分清醒程度
值
呼吸道通畅程度
分
分
肢体活动度
值
值
完全苏醒2
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