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内涵、意义与实现路径
李金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部署,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现实性、针对性和操作性。为了进一步探讨习近平总书记的“四个全面”思想,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和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于2015年11月21日下午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演讲厅举办了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委党校、空军指挥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80多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结合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最新精神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内涵、意义与实现路径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全面”。第一,体现在目标标准上是全面的。“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第二,体现在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它是不分地域的全面小康,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第三,体现在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我们要建成的全面小康,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的全面小康,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的全面小康,是“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方方面面,着眼的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深化改革之“全面”。全面深化改革,从内容上看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而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其“全面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体现在方向上,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辙”第二,体现在目标上,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
1
f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三,体现在思路上,要坚持“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第四,体现在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