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某一物质经过一定的途径进入机体后,在组织器官内发生理化反应,引起机体机能性或器质性的病理变化甚至造成死亡,该物质即称为毒物。2毒性指某种毒物对机体的损害能力。衡量毒物毒性大小的指标是剂量。某物质引起动物机体中毒反应的剂量愈小,说明其毒性愈大;反之愈小。3NOAEL未观察到损害作用剂量。受试物在一定时间内,以一定的方式和途径与机体接触,未能观察到对机体造成任何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任何异常反应的最高剂量4LOAEL最低观察到损害作用剂量(LOAEL)。在一定时间内,一种外源化合物按一定的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能使某项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使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5超敏反应指机体对外源化学物(致敏原)产生的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当过敏原与机体接触后作为一种半抗原与内源性蛋白质结合形成抗原,从而产生抗体。当机体再次接触该化合物或相似化学性质的化学物,将发生抗原抗体反应,于是激发变态反应的临床表现。6首过消除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7发色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适量的化学物质,与食品中某些成分作用,使制品呈现良好的色泽,这类物质称为发色剂或呈色剂8美拉德反应非酶褐变,是羰基化合物(还原糖类)和氨基化合物(氨基酸和蛋白质)间的反应,经过复杂的历程最终生成棕色甚至是黑色的大分子物质类黑精或称拟黑素,所以又称羰胺反应。9生物转运外源化合物经各种途径和方式同机体接触而被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的总称,即外源化合物在体内量改变的过程。10生物转化外源化合物经酶催化后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的代谢过程,即外源化合物在体内质改变的过程。11慢性毒性作用是指人或实验动物长期(生命大部分时间甚至终生)反复接触低剂量的化学毒物所产生的毒性效应。12急性毒性作用是指人或动物单次或24h之内多次大剂量接触(染毒)某外源化合物后,在短期内所发生的快速而剧烈的中毒反应。13脂水分配系数化合物在脂相和水相间达到平衡时的浓度比值14共价结合指化学毒物或起具有活性的代谢产物与机体内一些重要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质、酶、膜脂质等发生共价结合,从而改变某些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结构与生物学功能1结合反应的类型1葡萄糖醛酸结合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2NAD→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