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那么人均GDP反映的就是国民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在这个意义上,我国仍然是一个相对落后的穷国。
4
f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提醒人们辩证看待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2003年底,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讲演时说:“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6】
我国经济机体内部还存在着诸多不够健康之处。经济结构矛盾依旧突出,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合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农业基础薄弱,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外贸依存度过高……这些不仅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也给国家经济安全带来了深层隐忧。同时,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粗放,由此造成的资源、环境压力和各种社会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这样的情形如不尽快改变,追求经济高速增长难以持久。基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胡锦涛总书记在“625”讲话中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要求下更大决心、采取更有力措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2)辩证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问题过去,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们认为剥削和社会主义格格不入,把消除剥削既作为长远目标也作为当前现实的任务。党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了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于是我们有人担心承认剥削的存在,会影响改革,从而提出需要重新界定剥削。又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
5
f是建立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的,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在这种大的国情下,我认为:1.承认非公有制经济中存在剥削和承认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不矛盾改革开放以来,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满足人民需要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承认它们对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同其性质的规定性是两码事。不能因为承认其作用,就改变了这种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改变了在其中存在剥削的事实。反过来说,承认在这些所有制经济中存在剥削,也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