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括一切中国公民,无论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等只要是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在这个范围内○1。第二,“民生”的概念,从“人民”的概念可以看出,凡是关乎各阶层人民生存的东西,都是“民生”概念所包含的。那么,从以上对“民生”的理解,我们可以把电视民生新闻定义为:带有本土化、人本色彩,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民众的人生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民众的生存状况为关注焦点,以民众的视角表现民主价值和人文关怀的理念,从人民的生存空间开拓资源的新概念新闻。它在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在形式上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生动性和互动性,以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南京零距离》开播的成功,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用它的创办人景志刚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在南京城里受到空前欢迎而又蒙受诸多不屑的节目,是一个老百姓时时惦记、每天如约而至并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节目,这个节目的主人公,节目所记录、所报道的是这些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是他们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是他们身边的事。”○2不难理解,老百姓之所以如此喜欢《南京零距离》,是因为它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讲述的是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正真做到了“与民相关,与民同乐”。有人认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政策方面的变化不是民生新闻,而是传统的时政新闻,甚至认为报道政策之类的东西就不是替老百姓说话,就不受老百姓欢迎了。但事实上,时事政治与人民生活自古就紧密相连。“国计民生”恰恰就反映了时政和民生之间的关系,国计很多时候影响并制约着民生,国家政策,法规都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心理起到很大的影响。比如取消农业税的问题,关于教育乱收费的问题,关于医疗改革的问题等等,都是最贴进百姓生活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如果民生新闻只是一味地关注夫妻吵架、谁谁离家出走、哪儿发生了车祸等等琐碎事件,有意排斥和回避时政新闻,那便是画地为牢,限制民生新闻的范围,浪费了丰富的新闻资源,意识的狭隘必然导致民生新闻“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由此看来,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定位不仅要关注到受众的日常生活,为他们传达某些有效信息,同时也要担负着主导大众意识形态、担当着“党和人民喉舌”的重任。因此电视民生新闻必须重塑和加强其政治意识、大局观念、道德立场和社会责任感。如果在传播过程中无视新闻传播的原则,津津乐道于奇闻异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