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生181人,占总人数的566;女生139人,占总人数的434。汉族220人,占总人数的688;少数民族100人,占总人数的312。来自大城市22人,占总人数的7;中小城市117人,占总人数的3656;县镇75人,占总人数的234;乡村107人,占总人数的334。
21择业标准
择业标准是体现农科类高校毕业生价值观的最重要指标3。如图1所示,“就业地域的选择”对毕业生影响最大,近13毕业生将此因素作为首选,认为不同地域对于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影响很大,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就业的机会相对较多,工作的福利待遇也较高;“工资水平及福利”、“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和晋升”、“对工作本身的兴趣”等3个因素的影响较大,说明部分毕业生在就业时不想被专业所限制,希望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获得较高的工资待遇、个人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
22就业地域
如图2所示,首选中西部大中城市及乌鲁木齐的有136人,占总人数4250;首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和城市的有49人,占总人数的1531;首选新疆南疆三地州的有72人,占总人数的2250;首选生源地就业的有52人,占总人数的1625;而首选新疆中小城市只有11人,占总人数的344。
从户籍所在地对毕业生就业区域的影响上来看,43的城市籍大学生选择在大中城市(含乌鲁木齐)就业,35的农村籍大学生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50的城市籍大学生愿意到新疆三地州就业;同时农村籍大学生愿意回到生源地就业的比城市籍的比例高2(图3)。
23就职单位
如表1所示,工作的稳定性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国企在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中占重要的地位。
笔者根据招考形式和单位性质5将就职单位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通过国家或地方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选择人员的政府机关单位和学校、科研等事业单位,第二类是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的银行、石化等大型国企,第三类是外资或合资企业、私营企业。
从图4可以看出,男毕业生首选政府和事业单位达6011,高于女毕业生317;首选大型国企的男女毕业生分别为1421和1387。说明男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面对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更加关注工作的稳定性。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如图5所示,少数民族毕业生在就业时首选政府机关的占43,首选科研、学校等事业单位的占27,首选大型国企的只有5,说明工作稳定是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时的主要选择因素。而汉族毕业生首选大型国企的占1818,比少数民族毕业生高1318,
3对策建议
31转变就业观念,适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