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目标检测试题(4)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5
610
1115
1620
答案
1《吕氏春秋》中有“楚人”的称呼,而《史记》中则多见“阳城人”、“陇西人”等称呼,
造成《史记》这一变化的制度性因素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皇帝制
D分封制
2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
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
中的两种制度分别是
A.九品中正制、二府三司制
B.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三公九卿制
D.军功爵制度、三省六部制
3《十二铜表法》规定如债务人仍不能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
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A是贵族压榨平民的工具
B尊重保障帝国公民人权
C强调债务双方地位平等
D依靠法律规范债务关系
4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人民主权则成了法律的法律,而且并没有像在其
他国家那样被虚捧而架空。”下列选项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总统可否决国会提出的法律
B总统是美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
C.美国以联邦制取代邦联制
D美国总统、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51871《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政府掌握陆军、海军、外交事务、关税、度量衡、货
币、民法、刑法等大权,联邦议会有权裁决各邦之间的争端,各邦保留一些自治权。这意
味着德国
A专制主义进一步强化
B.民主取得决定性胜利
C分裂倾向仍十分明显
D拥有了强大的国家政权
6清王朝在官方文书中把西方各国称为“夷”,并在其国名上加“口”字旁。如将美国称为
“咪夷”。这充分说明
A.清王朝对西方国家态度轻蔑
B清王朝的对外文书较为口语化
C.清王朝对西方国家尚不了解
D清王朝已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1
f7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指出,“鸦片战争的真意义,就是用火与剑的形式,告诉中国
人的使命:中国必须近代化,顺合世界之潮流。”材料中“使命”的主要内涵为
A文明转型,步入工业社会
B反抗侵略,发起民族革命
C加快开放,融入整体世界
D抛却陈腐,放弃盲目自大
8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邀请美国传教士罗孝全去天京,封他为外交大臣。然而罗孝全在宫
廷被喝令下跪,无人邀他就坐,洪秀全邀他就餐,陪同的却是王爷而非天王本人。由此可
见太平天国
A.对天主教毫无敬意
B.主张平等外交通商
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