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自己家是外地的,从本科到研究生一路走来实在太累了,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这种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最终,他办理了退学手续。学校的老师、同学
无不为他惋惜。
4
f5
大学生现在面临的压力过大,造成心理的落差比较大,与整个社会发展的形势和家庭的影响是分不开的。首先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的扩招,让一些学生在上学的时候就对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产生焦虑。另外,自我和家庭对学生前途所定的目标过高,有的学生有一种为家长读书的想法,想的是将来要怎样报答家长,有的是给自己定了一个不太符合实际的目标,那么都可能在最终结果上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这需要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要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无论怎样,知足常乐是不变法则。另外,不
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好自己的路。
案例十:
女生小A,家庭温馨、父母宠爱。入学报到后,非常想念父母,每天都要与家里通上几个小时的电话,无法安心学习。
对于新同学来说,你们面临的是陌生的校园,生疏而又关系密切的新的群体。大学的集体生活,既改变了原来的生活方式,又改变了原来所熟识的人际环境。所有这些,会使每个大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使他们在内心或多或少感到焦虑不安。这种因不适应大学生活环境而出现的不安、苦闷和孤独感,在那些应变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身上表现更为明显。关键是,只要能意识到人生总要离开父母、独立
生活,并努力地在体验和尝试中逐步完善自我,你就成熟了。
与学习有关的心理问题。
案例十一:
男生小B,进入大学学习一年后,因多科考试成绩不理想,从此失去
了学习的兴趣,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修习学分达不到学校的规定,面临退学的
危险。
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都有别于中学生。因此,在适应大学学习环境
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诸如动机、兴趣、方法、用脑等问题。此外,角色地位的改变,也是每个
大学生所要面临的。多数大学生在入学前,是当地学习的尖子、老师家长的宠儿、同学朋友心目中的榜样,
自我感觉良好。但进入大学后,挤身于这个集中了各地优等生的新群体中,就不可能人人都是宠儿、都是
优等生了,原来的优越感不复存在。能否继续保持优势,或者能否接受“自己是平凡一员”这一事实,是摆
在每个大学生面前的问题。如果不能正确地接受和对待这种现实,采取逃避或否认等防御方式,就会引发
心理卫生问题。事实上,你是教院学子,足以证明你的优秀。
人际交往中心理卫生问题
案例十二:
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