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的生命线;③三十年代大危机促使日本加快了侵略步伐;④欧美国家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⑤蒋
1
f介石忙于在南方“围剿”红军,无心北顾。[教师引导]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本“九一八事变”目下的前两段内容。了解九一八事变的真实过程。并能复述主要内容。[学生复述]学生合作探究,提取有效信息。时间:1931年9月18日。地点:沈阳柳条湖借口:柳条湖事件(日本侵略军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结果:(1)日军占领东三省。(2)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了。引导:日本为何制造“柳条湖事件”?可以从以前的历史痕迹中寻找答案。学生讨论:[教师指出]:1、占领中国东北,进而独霸中国,这是日本蓄谋已久的。2、给侵略战争制造一个借口,以便师出有名。3、为了欺骗世界舆论,给人造成一种是中国军队挑起事端的假象。4、柳条湖距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很近,离东北重镇沈阳也很近,便于日军在事件后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确实是这样的,柳条湖事件是日本为了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而制造的一个借口。二、铁蹄践踏失锦绣河山[教师过渡]九一八事件以后,全国要求抗日的呼声日益高涨,这时,南京政府、蒋介石的态度怎样呢?下面我们来看具体内容。[教师引导]请同学们一齐来读一下课本上关于蒋介石不抵抗和东三省沦陷一段的内容。(再放歌曲《松花江上》,让学生体会东北人民失去家园的痛苦和对日本野蛮侵略的愤慨)[教师指出]同学们,不到四个月,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这个责任应该由谁来负呢?一曲《松花江上》表现了东北人民的痛苦和愤慨。只有弄清了东北三省沦陷的真正原因,我们才能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多媒体显示](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二)“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在江西剿红的蒋介石给张学良电(三)东北军奉命:“即使勒令缴械,占入营房,均可听其自便。”《九一八事变真相》(四)“政府现时既以此次案件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1931年9月23日国民政府《告全国民众书》(教师适当解释)[教师引导]同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