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盈余质量相关性研究
作者:崔文娜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03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信息盈余质量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11月5日
随着经济与公司规模的发展,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出现,一些财务造假丑闻相继被曝光。通过对这些问题分析,发现缺乏内部控制建设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果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得好,就可以很好地约束管理者的行为,使其避免操纵盈余,保障投资者的利益,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1992年,COSO出台一个文件,是关于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这个文件,对企业内控的目标、内控包括的要素、内控应该有什么样的结构,都给出一些建议性的说明。2004年,美国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在2013年5月,美国COSO委员正式发布《内部控制整合框架(2013版)》及其配套指南。这个新的框架,使内控的条款更加明晰,使内控框架的应用性与实用性有了很大的提升,内控体系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2008年,我国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个规范,主要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个方面出发,对企业进行内控体系建设,做出了详细的规范和要求。它的目的就是保证企业的经营管理合法合规、企业的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概念。内部控制信息包括,内部控制和信息两个方面。企业的内控信息,是用来反映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情况,以及具体执行的情况的。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认识和判断,一个企业的运行情况。上市公司将企业的内控信息整理好,做出对内控信息的评估报告,并且向外界披露,这就是内控信息披露。
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企业披露的内控信息要保证较高的质量,因为只有高质量的信息对决策才实用。内控信息披露质量包括真实性、相关性、重要性和及时性。首先,真实性是最基本的原则。信息可靠,信息的使用者才能用这些信息做出可靠的决策其次是相关性。企业的内部信息多而且复杂,如果信息不经过梳理,直接提供给使用者,使用者就无从下手,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所以要确保所披露的信息与投资者的决策有关再次是重要性。披露的内控信息不仅要与投资者的决策相关,还要考虑相关的程度最后是及时性。市场的变化非常快,竞争也非常激烈,如果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