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VRRP等协议,简化了网络配置。带宽利用率高采用链路聚合的方式,带宽利用率可以达到100%(STP会阻塞链路)。快速的故障收敛相对于STP秒级的故障收敛时间,链路聚合的故障收敛时间可控制在10ms内,大大降低了网络链路或节点故障对业务的影响。扩容方便、保护随着业务的增加,当用户进行网络升级时,只需要增加新设备既可,在不需要更改网络配置的情况下,平滑扩容,很好的保护了。
虽然横向虚拟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网络结构、减少了管理节点,但是做的还不够彻底。一方面是横向虚拟化后依然没有减少网络的层级;另一方面是依然没有彻底解决管理节点较多的问题。大规模的数据中心都有高密度接入的特点,有大量的接入交换机,为了可靠性一般是多台接入交换机虚拟化(多是2台虚拟化),这样即使在做了横向虚拟化后管理节点的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假设接入层有40台接入交换机,每两台交换机做虚拟化,那么依旧还是有多达20个管理节点。
f随着设备虚拟化技术的发展,一种更加极致的“纵向虚拟化”技术出现了混堆,例如华为的SVF、Cisco的FEX、H3C的IRF3。纵向虚拟化可以将不同网络层次、不同类型的交换机多虚一,如图15所示。图15纵向虚拟化示意图
相比较横向虚拟化,纵向虚拟化具有更好的简化网络结构、简化管理等作用,可以将虚拟化进行的更彻底。纵向虚拟化可以将汇聚层、接入层的交换机融合进一个更大的逻辑系统,只有一个管理、控制面。管理员只需要管理一台逻辑交换机,不再有复杂的拓扑,以及大量重复的配置工作。通过纵向整合,网络简化效果也非常明显,结构更加简明清晰。这样的网络是不是更符合数据中心对大二层的需求?此外,纵向虚拟化还可以简化物理布线,降低网络成本。图16TOR和EOR布线示意图
如图16所示,传统的数据中心TOR布线方案中,每个服务器机柜的上端部署12台接入交换机,服务器直接接入机柜内的交换机上,交换机上行端口通过光纤、铜缆接入到网络机柜中的汇聚交换机上。TOR布线机架间布线简单,但是接入设备成本高,管理节点多。采用EOR布线方案时,每排或每两排机柜的最边端中间放2个网络机柜,其他服务器机柜里的服务器直接通过跳线连接至网络机柜中的交换机。虽然减少了接入交换机成本,但是每个机架都需要布置大量的线缆至网络机柜,机架之间布线数量大。建立SVF后,接入交换机采用TOR的方式就近服务器部署,作为控制节点的交换机集中部署,在布线及管理方面兼顾TOR及EORMOR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