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须知
一、考试目的
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专业科目考试,目的是测查应考者了解、掌握从事公安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的程度,以及运用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和考试用书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录用考试专业科目考试大纲》(修订)是确定考试范围和命题的依据。指定考试用书是公安部政治部编写的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专业科目考试教材《公安基础知识》(修订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公安部政治部组织编写的《〈公安基础知识〉(修订本)学习指南》可作为考试参考资料。
三、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四、题型及分值
1.判断题30题,每题1分,要求考生判断所给出的命题正确与否;
2.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1分,要求考生在题干后列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项正确的答案;
3.多项选择题20题,每题2分,要求考生在题干后列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将2至4个正确答案。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录用考试专业科目考试大纲(修订)、
第一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
第一节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警察的含义;警察的含义一般是指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次序、惩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警察的起源;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古代警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警察职能是由军队、审判机关、行政机关的官吏分别掌管的。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执行警察职能的机构和官吏,称为古代警察。古代警察的特点是:军警不分,警政合一。近代警察;近代警察是适应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社会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专门执行警察职能的机构和官吏。近代警察发端于西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和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必然结果。近代警察的管理体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警政管理体制:地方自治制和中央集权制。地方自治制以英国为代表,警察受地方政府领导,中央政府只起监督作用;中央集权制以法国为代表,警察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我国近代警察的建立;周恩来1927年12月在上海建立了中央特科,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央机关设立的最早的保卫组织。1931年11月,组建了国家政治保卫局,这是我国最早的人民政权的公安保卫机关。1938年5月城里的延安市警察队,全称是“陕甘宁边区人民警察”,简称边警。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只比较正规的人民警察队伍。1939年2月,中央在党的高级组织内成立社会部,下设侦查、治安、情报、干部保卫和中央警卫团等机构。1949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