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应原与致敏靶细胞膜表面的IgE抗体结合,发生FcεRⅠ交联,使细胞内各种酶活化,钙离子内流,导致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3效应阶段此阶段是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引起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根据效应发生的快慢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早期相(速发相)反应通常在接触相同变应原后数秒或数分钟内发生,可持续数小时。该种反应主要由组胺、前列腺素等引起。晚期相(迟发相)反应主要发生在变应原刺激后6~12小时,可持续数天或更长时间。
二、常见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一)全身超敏反应1药物过敏性休克以青霉素引发的过敏性休克最为常见。
精品文档
f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2血清过敏性休克临床应用动物免疫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等进行治疗或紧急预防时,有些患者可因曾经注射过同种动物的血清制剂而发生过敏性休克,重者可在短时间内死亡。
(二)局部性超敏反应1呼吸道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2消化道过敏反应:有些人进食鱼、虾、蟹、蛋、牛奶等食物或服用某些药物后,可发生过敏性胃肠炎,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也可发生过敏性休克。3皮肤过敏反应:可由药物、食物、油漆、肠道寄生虫或冷热刺激等引起。主要表现为皮肤荨麻疹、湿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病变以皮疹为主,特点是剧烈瘙痒。
三、Ⅰ型超敏反应免疫学检测(一)皮肤试验1原理当变应原进入致敏者皮肤,与吸附在肥大细胞和(或)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结合,导致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在20~30分钟内局部皮肤出现红晕、红斑、风团及瘙痒,数小时后消失。若出现此现象者判断为皮试阳性,即对该变应原过敏。2皮内试验方法(1)Ⅰ型超敏反应皮内试验:皮肤消毒后,于前臂内侧将变应原提取液(001~002ml)注入皮内。形成约2~3mm的皮丘。如同时作数种变应原皮试时,两种皮试变应原的间距应为25~50cm(高度可疑敏感的变应原应选择5cm),并于注射后15~25分钟观察结果。Ⅰ型超敏反应皮内试验的阳性结果以风团为主。阳性对照液常用盐酸组胺,阴性对照液一般用变应原的稀释保存液或生理盐水。试验中一般采用左右两臂一侧作对照,另一侧做试验。假阳性的常见原因:①变应原稀释液偏酸或偏碱;②患者有皮肤划痕症;③抗原不纯或被污染;④抗原量注射过多。假阴性的常见原因:①变应原抗原性丧失或浓度过低;②患者皮肤反应较低;③受试者正使用抗组胺类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