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学案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学案
1范围上的混淆,以偏概全,以“全”代“点”。选项在概念的外延上做文章,或者是外延过小,
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
以偏概全或者是外延过大,判断过宽,以“面”代“点”。阅读时要特别留心材料和选项中的“凡”“一切”“全”“都”等修饰词语。
题型特点
2指代上的混淆,颠倒主客,偷换概念。选项偷换概念,用形同义异词或形近义异词来迷惑考生。
1、客观选择题型,分值多年不变
解答时,要注意选项是否混淆了概念的所指对象,是否颠倒了陈述主体与修饰语,是否忽略了一些关键
2、考查的重点集中在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以及归纳的修饰词,是否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和对文中结构思路的把握,考查较少。
3现实和设想的混淆,未已不分,或必不清。选项在概念、判断上时间超前或滞后。把已经成功的
3、加强对文本内容和观点态度的把握。
现实和没有成功为现实的设想或可能性混为一谈。阅读中特别留意“如果”“一旦”“将要”等词语,
阅读原则:答案就在原文中
从而做出准确判断。
1、审题:审清题干要求、审定阅读区间
4肯定和否定、主要和次要关系上的混淆,无中生有,牵强附会。把肯定说成否定,或把否定说成
2、培养两种心态:专注、仔细。
肯定,有些混淆主要和次要关系,有些属于无中生有、牵强附会的选项设置。解答时,一定要在原文中
3、掌握一个前提: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找到依据,忌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4、用好两个方法:比对法(比对词语、比对关系、比对依据和结论),排除法。
5条件和结果、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上的混淆、颠倒。有些选项在设置时,将条件说成结果,或把结
5、识别命题中常用的干扰陷阱(主要的几种)。
果说成原因,或强加条件及因果关系。要重点辨别,找准答案。
设置干扰项常用的六种方法:
论述类文本阅读常有以下常见负向设置选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删减。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删减修饰语而改变句意(内容扩大或曲解)。
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
2、添加。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
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
3、调换。调换词语或句子的顺序改变句意。
2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
4、改变。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