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情况总结
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根据新密市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与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大特色,重点发展三个专业方向,着重培养四种能力的旅游管理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以行业为依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强化校、政、企、研结合办学特色,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经过建设,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取得一些成绩:现对旅游管理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分如下四方面进行总结:一、项目的实施基本情况一组织机构建设实行学校和项目负责人的三级管理的制度安排,实行专业建设负责人与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建立专门机构和组织工作团队,明确各细分专业方向及相应教研单位和人员的职责。在特色专业组织机构建设方面,学校成立有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对专业建设全过程实施指导和监控。学校教务处负责特色专业的申报、立项与教学质量监控。旅游专业负责项目具体实施与日常教学管理,教育评估办负责专业质量保障及学生评教,网络中心负责各精品课程网络平台,专业发展涉及到的几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等以及教学团队均有明确任务和责任。
二实施程序与措施1、第一步对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国内外现状做全面调查研究。第二步分析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制订全面的、详细的建设计划。第三步开展旅游管理专业发展体系、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人材培养与储备等方面的建设。2、课程建设与改革方面的措施:(1)加强教学改革力度,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如定期召开教学改革研讨会,采用“平台模块”的套餐式课程结构组织教学,编写与教材相配套的课件、习题和案例,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f(2)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如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广泛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模拟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充分借助信息资源、突出多媒体教学优势,强化学生动手、动口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3、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方面的措施:(1)增设实习合作单位;(2)强化实习基地建设:如,围绕本专业建设重点发展的三个专业方向全面开展实习基地建设。4、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措施:(1)多渠道大力引进专业人才,推进“双师型”人才建设:通过“内引外联”、“联合培养”、“借用外脑”等方式,多渠道引进人才,鼓励并创造机会让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2)建立学科带头人责任制,推进教师梯队建设:如发挥教学带头人作用,老中青相结合,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