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钢筋控制桩准确标示,其间距应控制在10米一个。控制桩测设完成后,在施工段的一端打入ф14的钢筋桩。开始摊铺的前一天要进行测量放样,按摊铺机宽度与传感器间距,一般在直线上间隔为15~20m做出标记,根据拟定松铺系数算出松铺厚度,决定控制线高度,挂好控制线。五、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a、拌合水泥稳定碎石在位于K9000右侧水稳拌合站集中拌合,该拌合站所有计量系统经过相关计量单位标定,能够满足施工需求。施工配合比在试验配合比的基础上增加051的水泥剂量,并根据实际施工拌合情况进行调整,严格控制混合料含水量,以保证摊铺时含水量不得小于最佳含水量,根据机械性能严格控制上料速度,确保混合料拌合均匀。
fb、运输采用11辆10T自卸车进行运输,根据拌合能力、摊铺能力运距的实际情况进行运输车辆的增减,运输过程中混合料采用土工布进行覆盖,避免水分过快丧失。
a、摊铺本工程路面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混合料施工采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摊铺速度为23mmi
,,保证整个过程中摊铺机行驶稳定、连续、均匀尽量减少停机待料现象。摊铺过程中人工及时消除粗细离析现象,特别是局部粗集料带,并用新混合料填补。采用两台摊铺机前后摊铺,一次摊铺完成半幅施工,前面的摊铺机在靠路肩一侧走基线,另一侧走铝合金的基准梁,由测量人员专门负责基准梁的测设。后面摊铺机一侧走滑靴,另一侧走基线,两摊铺机前后距离保持在20m以内,确保两台机械相互不干扰,松铺系数依试验段而确定。b、碾压在高程检查无误、平整成型后,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在±1时,即可进行碾压。当水分不足时应先洒水补充水分,等到达到要求时方可进行碾压。碾压时采用先静压一遍再振压34遍,最后胶轮静压一遍的方法。对于直线段和不设曲线段部分先从外侧向路中碾压,在设置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重叠12轮宽(重叠30cm以上);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使每层整个厚度和宽度完全、均匀地压实到规定密实度为止。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对两遍碾压完的结构进行压实度的检测,并保证最后碾压结果到达要求的密实度为止,外观表面平整、无轮迹或隆起。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2kmh为宜,以后用20~3kmh,最后静压4kmh。其原则为先轻后重,先慢后快,以免发生推移,形成不适宜结构。路面的两侧,多压2~3遍。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层表面不受破坏。碾压过程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