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了解西汉的兴衰,掌握汉武帝“大一统”的政策和政治及思想上的措施,记住汉武帝时期是西汉的鼎盛时期。2、过程与方法:
自学和分组讨论“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提高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文景之治。教学难点:理解“大一统”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方案一:
阅读课本导入框内的故事,将注意力带入西汉建立庆功宴的喜庆氛围。思考: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如果你是汉高祖,你会怎么做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探究一下西汉的历史。方案二:
课件显示电视剧《汉武大帝》片段,说明:上堂课我们学习了《秦王扫六和》一课,认识了千古一帝秦始皇,在历史上和他并称的帝王就是富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今天,我们将步入西汉的历史。
也可以利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的“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通过学生回答秦皇、汉武及他们的历史功绩导入新课。二、自主学习,建构知识:自学要求: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1、西汉建立后,汉高祖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2、文帝和景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发展经济这些措施实施后,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3、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有什么重要意义汉武帝能实现大一统的客观及主观条件是什么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㈠生生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3分钟㈡师生合作:共同探究解决本课的重点难点问题。对于本课的重点知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在学生看书后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或让学生分类政治、思想等明确答案,并给予学生3分钟的记忆巩固时间。1、回忆一下前一课中的秦始皇陵,对比汉文帝对修自己陵墓的要求,你觉得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再对比一下他们在位时的作为,说说你的看法。【引导】要联系前面所学知识综合分析:①引导学生把汉文帝与秦始皇进行比较,引出“成由奢,
f败由奢”。②要说明“以德化民”中的“德”是仁德,政德。③通过引导分析,应潜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