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此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相关内容,同时考查了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从材料中宋朝进士人数39000左右,而后来的元朝进士人数大大减少可以看出,科举制在元朝受挫,因此A错误;材料中提到清朝入仕的途径有多种,但并不能表明其他朝代只有一种途径,因此B错误;宋朝从中央到地方实行分权,需要大量官员,因此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故C正确;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故D错误。27.D.本题的考点是明朝的海外贸易,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A、B项史实错误;C项干扰度较大,明清对外贸易主要是朝贡贸易,但是此材料反映的是明朝曾一度废除海禁,从而使民间对外贸易发展较快。材料反映出当时“除贩夷之律后”对外贸易发展,而且额度巨大,故D项正确。28.C.该题着重考察学生对中西政治家、思想家关于私有制的政策和思想的理解与认识。题中“贫困的根源在于土地私有”是陷阱,而后面的土地政策才是重点,这是亨利乔治解决贫困的方法。其一:他不没收土地;其二:他对土地价值征税。也就是说,土地涨价税收便增高以此来解决财富的分配,这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政策非常类似故选C。A项是中共的土地政策,无法体现按土地价值征税;B项的措施废除了土地私有,而D选项着重强调私有而并非特指土地私有,且没有解决方法。29.A.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抗日战争相关知识的了解,并考查了学生分析、解读材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不仅是中国存亡的问题,而将是世界人类祸福之所系”可以看出,蒋介石将中日的事件同世界人类的祸福联系在了一起,故A正确;从材料中我们无法看出蒋介石是否主张“立即”抗战以及是否主张反共或联合中共,故其余三项不能选;30.C.本题考查了学生关于新中国外交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20世纪50年代中法之间处于对抗状态,故A错误;20世纪60年代,中苏之间关系恶化,故B错误;20世纪70年代中苏之间处于对抗状态,美苏之间也处于对抗状态,而中美之间关系缓和,因此C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美苏之间仍处于对抗状态,故D错误。31.D.本题的考点是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考查的能力是对材料进行合理的解读以及联系课本知识的能力。A项是智者学派提出自然与法律二元对立的原因,正确;B、C项是智者学派的思想内容;D项体现的是苏格拉底的思想,与智者学派无关,故选D。32.A.此题考查的背景是工业革命,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