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数据计算而来。说明:基尼系数公式GW1V1W2V2……W
V
2【W11V1…Wm11Vm1】1。其中,Wi为各等级收入组占总户数的比重;Vi为各收入组占总收入的比重;Vi各等级收入户累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M为分组数,M7
2.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基尼系数045040350302502015010050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
基尼系数
19882007城镇居民基尼系数
由图可知,从1988年开始,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就呈不断扩
f大的趋势,而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城镇改革的起步阶段。改革开放使得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人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然而,居民的收入差距却成不断扩大的趋势。有关数据显示,20世纪到80年代末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已明显高于改革开放初期,基尼系数较改革开放初期上升了接近50。到了90年代,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仍然不断的扩大。1990年~2001年期间中国城镇的基尼系数由023上升到029平均每两年就会上升一个百分点。根据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按七等分组,其中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1988年为291,到2007这一数字扩大到873。在短短的20年间,最高收入户收入和最低收入户收入之比扩大了整整3倍。可见,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是非常迅速的,已经到了国际警戒线的标准。3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现状。
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10908070605040302010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
系列1
19882007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虽然每年均有所波动,但总体还是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而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除1991年、1995年、1997年和2000年以外,一直是在下降的。而在这一阶段,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是不断扩大的。根据经济学的相
f关理论,这二者之间是存在某些必然联系的,下面我们将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和平均消费倾向之间的联系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分析1、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消费需求是收入的函数,消费者当前的消费水平取决于当前的收入水平。收入的增加或减少,消费支出也将随之增加或减少。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用于消费部分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小。边际消费倾向是正数,但小于1。因此,当收入增加时,低收入家庭的消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