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在判断着,我们在寻找着,我们在思考着。D.看来,提高人们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在今天显得更加至关重要了。6.宋朝的苏东坡,年轻时就已是常识渊博、人见人夸的青年才俊。日子一久,不免自满起来。一天苏东坡在书房门上贴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苏东坡的父亲苏洵看了,担心儿子自大,不知求进,又怕撕下对联伤了儿子的自尊心,于是提笔在对联上各加了一个词语,苏东坡回来,看见父亲的字,心中十分惭愧,从此虚心学习,有了非凡的成就。你认为苏东坡父亲加的是A.轻松识遍天下字B.发愤识遍天下字C.识遍天下字今非昔比D.耳濡目染识遍天下字(二)填空题(11分)7.默写(7分)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让朋友以积极态度对待离别的的诗句是“,”。等闲读尽人间书立志读尽人间书读尽人间书后生可畏温故知新读尽人间书B.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
②齐鲁长勺之战,鲁国如果没有曹刿这样的贤士就不会取胜,这个事例恰恰证明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
③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该拥有“”的心态。(请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8.名著阅读(4分)
214
f《左传》是记录我国
①
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史学典籍,《左传》与《战国策》这两
部史书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比如出自《左传》的《曹刿论战》,通过描写曹刿简短、果敢的②,刻画出一名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的形象;《战国策》中策士的说辞更是形象③、
生动,常引用寓言故事帮助说理,很多出自《战国策》的成语至今还在使用,如④等。
(三)简答题(4分)9.阅读下面一组图画,写出写出图画的内容及给你的启示。
内容启示二、文言文阅读(共11分)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第1013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①委而去之.②亲戚畔之.
11.下列语句中的“之”字与“三里之城”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