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22塑料模的合模导向装置主要有导柱导向和锥面定位,通常用导柱导向。23.当模塑大型、精度要求高。深型腔、薄壁及非对称塑件时,会产生大的侧压力,不仅用导柱导向机构,还需增设锥面导向和定位。24.为了实现合模方向唯一性原则,导柱布置通常采用两种方法:对称分布、非对称分布。25导向孔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直接在模板上加工出来,另一种是加工导套,再将导套镶嵌入模板中。26导柱结构长度按照功能不同分为三段固定段、导向段、引导段。27如果侧向力完全由导柱来承受,则会发生导柱卡死、损坏或开模时增加磨损。28推出元件设置位置应避免损伤制品外观,或影响制品的使用性能。29当推杆较细和推杆数量较多时,为了防止在推出过程中推板和推杆固定板歪斜和扭曲而折断推杆或发生运动卡滞现象,应当在推出机构中设置导向装置。30带螺纹塑件的脱落方式可分为强制脱出、移出模外脱出、模内手动脱螺纹和模内机构自动脱螺纹四种。31对于大尺寸的注射模具型腔的壁厚设计应以满足型腔刚度条件为准。
f32.塑料模按模塑方法分类,可分为压缩模、压注模、注射模、挤出机头;按模具在成型设备上的安装方式为移动式模具、固定式模具、半固定式模具;按型腔数目分为单型腔模具、多型腔模具。
33.线型无定形聚合物常存在的三种物理状态: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
34在表面质量要求中,除了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外,对于表面光泽性、色彩均匀性、云纹、冷疤、表面缩
陷程度、熔结痕、毛刺、拼接缝及推杆痕迹等缺陷均应提出明确的要求。
35塑件的形状应利于其脱出模具,塑件测向应尽量避免设置凹凸结构或侧孔。
36多数塑料的弹性模量和强度较低,受力时容易变形和破坏。
37设计底部的加强筋的高度应至少低于支撑面05mm。
38为了便于排气,一般选择分型面与塑料熔体的料流末端所在的型腔内壁表面相重合。
39塑件的后处理主要方法是退火和调湿处理。
40.对于小型的塑件常采用嵌入式多型腔组合凹模,各单个凹模常采用机械加工、研磨、抛光或热处理等
方法制成,然后整体嵌入模板中。
41.影响塑件尺寸公差的因素有成型零件的制造误差、成型零件的磨损、成型收缩率的偏差和波动、模具
的安装配合误差、水平飞边厚度的波动。
42影响塑件收缩的因素可归纳为塑料的品种、塑件的特点、模具结构、成型方法及工艺条件。
43.当塑件侧面的孔或凹槽较浅,抽芯距不大,但成型面积较大,需要抽芯力较大时,则常采斜滑块机构
进行侧向分型与抽芯。
44.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