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又能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使药:涵义有二方剂的变化■药味的增损前提:君药不变■药量的加减前提:组成方剂的药物不变方法:加减方中药物方法:增加或减少方中药物的用量引经药:能引导方中药物的药力直达病所。调和药:能调和方中诸药的性能,协调诸药的相互作用或起到矫味作用。味道
■剂型的变化前提:组成方剂的药物及其配伍用量比例不变。
第五章
方剂的使用方法
■用具:沙锅、瓦罐、陶瓷器皿,忌用铁器、铜器。
剂型:根据病情与药物的特点制成的一定形态■常用剂型:汤剂散剂丸剂膏剂丹剂酒剂茶剂露剂锭剂条剂线剂栓剂冲片剂胶囊剂糖浆剂口服剂注射剂汤剂制备■溶媒:水最常用,还见黄酒、米醋,童子便■浸泡:根茎叶花……2030mi
种子……1h头煎加水高出药面35cm,第二、三煎可略少→保证煎得量100200ml左右。■火候:武火煮沸后,文火续煎■特殊煎法:1、先煎①介类、金石②某些有毒药eg乌头、附子2、后下①易挥发芳香药材②遇热不稳定的3、另煎多为贵重细料4、烊化5、包煎主要为胶质类药材包括易成糊、易浑浊、含绒毛的、粉末状的eg细小种子
6、冲服①极难溶于水的珍珠、琥珀②极易溶于水的芒硝③贵重药材④某些芳香类药物麝香3、睡前服:安神药睡前1530mi
服4、平旦服:十枣汤,鸡鸣散←脚气水停滞于脚,出现小腿肿胀溃烂等。2
服药方法服药是否得法,对疗效也有一定的影响23次日,一剂100200ml1、饭后服:对胃肠有刺激的方药2、空腹服:补益、泻下、驱虫剂
第六章

解表剂P39
分类: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
义: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疏达腠理,透邪外出等作用,主治表证的方剂。
适应症:1、表证2、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初起兼有之表证
注意事项:1、方药多不宜久煎多辛散轻扬之品组方,久煎药性耗散,作用减弱;2、汗出程度以遍身微汗为佳汗出不彻病邪不解太过则耗气伤津;3、表邪未尽又见里证,一般先解表后治里,表里并重当表里双解;4、外邪已入里、麻疹已透、疮疡已溃、或虚证水肿,均不宜使用。1、麻黄汤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杏仁→降利肺气,止咳平喘甘草→缓和药性,调和诸药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2、桂枝汤桂枝→发汗解肌,温经散寒白芍→养血敛营,生姜→助桂枝解表散寒,和胃止呕大枣→滋脾生津甘草→益气和胃,调和诸药药后调理:①啜热稀粥②温覆3、小青龙汤麻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