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液对阴道内环境的影响
生育期健康女性的阴道内有大量正常寄生菌,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常见的需氧菌有:G菌:乳杆菌、棒状杆菌、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非溶血性链球菌;Gˉ菌:大肠埃希菌、加德纳菌、厌氧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动弯杆菌等等。各种细菌通过自身产生的粘附机制与阴道上皮细胞的受体结合,生长于阴道壁黏膜表面。这些正常菌群对于维持阴道内环境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正常菌群可以参与物质代谢与营养转化,可以作为抗原刺激宿主产生抗体,增强其免疫力:正常菌群产生的代谢产物可以构成防止外来细菌侵入的生物屏障。正常阴道内定植的各种寄生菌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维持着阴道内环境的平衡,并不致病。影响阴道内环境的因素有雌激素水平改变、阴道pH改变、阴道乳酸杆菌被抑制、外伤及手术损伤阴道及大量的病原菌入侵等。维持阴道正常菌群的平衡,是保持女性生殖健康的重要一环。很多医源性的因素,在施治的同时也在破坏着这些自然防护作用。顾此失彼,得不偿失,应该引起临床上足够的重视。在治疗中应注意保护和保持阴道内环境中正常菌群的平衡,权衡利弊。如能充分保护、发挥这些自然的防御机能,则能更好地增加疗效,事半而功倍。资料与方法本研究在治疗和随访期间三次观察了156例病人的阴道内环境改善状况,第一次在患者接受治疗的第4天,第二次在患者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的第4天,第三次在患者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的第11天。臭氧液治疗组有80例,常规药物治疗组有76例。一般情况:患者年龄在17~57岁间,24~45岁占85.5%,初中至中专文化程度的占71.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2.6%。无固定职业者占26.5。病种构成见表1。阴道内环境观察结果:①患者阴道pH值改变情况见表。治疗前、治疗后两组间患者阴道pH值的差异均无显著性。由表3可知两组患者阴道pH值的改善是明显的。表26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两组患者的病情一致治疗前与接受治疗第四天指标改变情况见表。除滴虫的改善没有显著性差异外球菌因例数太少无法计算,其余各指标的改善非常明显。讨论正常情况下阴道的局部免疫功能及阴道内微生物群之间的相互制约维护着阴道健康的微生态环境。健康人体阴道内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包括奈瑟菌、念珠菌、乳酸杆菌等。乳酸杆菌在阴道属优势菌群,数量占95以上。乳酸杆菌无害定植在阴道壁,构成一个防止其他细菌侵入的生物屏障。拮抗的机制是靠夺取营养、产生乳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