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任何位置不得出现回声、颤动回声、声聚焦等声缺陷,且不受设备噪声、放映机房噪声及外界环境噪声的干扰。
3音质设计和改善措施
由于报告厅以电声为主,声学设计上并没有对建筑体型进行过多的干涉,放弃了“八字形”前墙、扩散形吊顶等常规的声学体型调整措施,以期与以往的报告厅形式有所不同。在室内设计阶段,声学设计人员与室内设计师进行多轮沟通,充分理解彼此的想法。室内设计师把“欢庆之云”(博物馆的特展厅)悬浮钢结构体系中形成的三角元素延续到室内,形成空间呼应,令人印象深刻(见图3)。
在以往的项目设计中,室内设计师对报告厅的设计往往会踏入一种“误区”,认为吸声面积越多越好,尽可能地满铺,有时候在剧院、音乐厅等项目中也有这种情况发生。笔者所在的团队收到第一版世博博物馆的室内施工图时发现,设计师并没有参考在扩初阶段提交的声学报告,导致全部墙面(前墙、侧墙、后墙)满铺了软包吸声板,地面走道满铺地毯,这样会导致厅内混响过短,听感干涩、不适。经过混响复核计算,在不影响室内方案整体效果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侧墙墙裙以上约一半面积进行吸声处理,材料为25mm厚软包吸声板(见图4黑色部分),板后留有空腔;其余一半面积为硬包板(见图4白色部分),板后留有空腔;饰面与软包板接近一致,三角形的边框均为灯带,如此可省去外置灯源,整个墙面非常简洁、大气。墙裙部分为木装修饰面。由于后墙有最后一排座位遮挡,声控室观察窗下部设计为木装修墙面,与侧墙墙裙一致。一层观察窗以上部分要求一半面积吸声,与侧墙墙裙上部一致(见图5)。
观众厅前墙不要求吸声,以木装修饰面为主。吊顶延续墙面上部的三角元素,材料以石膏板为主。取消地面走道的地毯,以木地板为主。需严格把控观众厅座椅的吸声系数,因为这部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分的吸声量对厅内的混响起到关键作用。舞台区域标高5m以下采取黑色软包吸声板实贴于原墙,5m以上为黑色乳胶漆饰面(见图6、图7)。
4隔声与噪控措施
为了确保报告厅墙体、门窗、楼板以及设备机房隔墙有足够的隔声性能,即厅内不能受到外部环境噪声及设备机房噪声的影响,观众厅与其相邻房间相互之间也不能有串声干扰和影响,隔声措施应以相邻房间的最大允许噪声级为依据(见表2),如果邻近区域产生的噪声级超过了设计要求中允许的最大背景噪声级,就会产生干扰。为使各技术用房墙体及楼板的隔声量达到设计要求,并不是墙体、楼板越厚越好,越重越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