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多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在观摩中,教师应分析其他教师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他们为什么这样组织课堂教学;我上这一课时,是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我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与他们相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从他们的教学中我受到了哪些启发;如果我遇到偶发事件,会如何处理……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他人的教学中得到启发,得到教益。总结记录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
f节是否合理,讲授内如一位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分数应用题的综合训练时出了这样一道题:一套课桌椅的价格是48元,其容是否清晰,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还有什么困惑等。把这些想清楚,作一总结,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经过长期积累,我们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2结合数学课例说明倾听与对话教学的主要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走进中学数学课堂不难发现,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模仿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师生关系往往是演讲者与听众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倾听,听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听”。家长也嘱咐学生:“上课要注意听讲”。学生被“禁锢”在被动接受的框架中,缺少与同学、与老师合作的机会,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得可怜!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做小动作,甚至打瞌睡的现象司空见惯。没有学生的参与,谈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美国著名的教育评论家埃里斯和福茨也曾提出:“如果让我们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术语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教学活动过程中各动态因素的多边互助,尤其是生生互动改变了传统集体教学中师生单向交流,教师垄断整个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为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