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选修32《第四章电磁感应》《第5节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本节分析了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安排这一节,是因为教科书曾对电动势的概念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这样本节问题的讨论正是为了进一步沿续整套教科书关于“通过做功研究能量”的思想。所以,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放在感生电场和洛伦兹力的问题上,前者是为学习电磁波做准备,后者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
二、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了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够简单应用,但对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缺乏认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感生电场,知道感生电动势产生的原因。会判断感生电动势的方向,并会计算它的大小。
(2)了解动生电动势的产生以及洛伦兹力的关系。会判断动生电动势的方向,并会计算它的大小。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同学们之间的讨论、探究,增强对两种电动势的认知深度,同时提高学习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相应物理学史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尊重知识的良好品德。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感生电动势与动生电动势的概念
2、难点:对感生电动势与动生电动势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
f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穿过闭合电路的磁场变化
导体切割磁感线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上面的两种情况都会产生感应电流,有电流,必然有电动势。而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的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比如电池,是化学作用充当非静电力作用,那么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是哪一种作用扮演了非静电力的角色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学生回顾并思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阅读教材,回答学案中的问题
电磁感应现象中的感应电场
1感生电场:在他的电磁理论中指出:
的
磁场能在周围空间激发电场,这种电场叫感生电场
2感生电动势:由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3感生电动势中的非静电力:就是
对
自由电荷的作用
4感生电动势计算:
5关于感生电场的理解:
①当磁场变化时,产生的感生电场的电场线是闭合曲线,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感生电场是一种涡旋电场
②感生电场的产生跟空间中是否存在闭合电路无关
6如何判断感生电场的方向?
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完成知识梳理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