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基础》教案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基础会计》是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各有关专业的一门统设必修课,是阐明会
计学基本原理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二、先修课要求
本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专业来讲,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通过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和形式组织教学,要使学生能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初步运用会计的基本方法处理一般会计问题。
第二部分学时分配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65(其中课程学时51,实验14)。
教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的核算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
学内容总论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核算基础账户与复式记账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
账户的分类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财务报告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课内学时34374
实验学时4
4
3
6
5
6
6
5
5
合计
51
14
1
f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本章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目的是要使初学者对会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及原
因,会计的含义、会计的职能、会计的目标、会计的任务以及会计核算所采用的方法等基本知识
有所了解。通过学习本章对会计基础知识应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和把握。
【教学难点】会计的含义、会计的职能、会计的目标
【教学重点】会计的含义、会计的职能、会计的目标、会计核算的方法
【教学方法及手段】讲练结合;多媒体
【自学内容】会计的任务与作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基本内容】
一、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
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生产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
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活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经济资源耗费的过程。在生产活动过程中,
一定是先有投入(耗费),后有产出(收入)。记录生产过程的耗费与收入,并加以比较,才能判
断是否有经济效益,继续生产是否有意义。收入大于耗费,经济才会发展,社会才会进步。
二、会计是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会计并不是在生产活动发生伊始就产生的,它是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劳动成果有了剩余以
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