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与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探讨
摘要:我国事业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政策资金,其单位会计工作的质量不
仅关系着单位自身的发展前景,还直接关乎着国家政策资金的使用效率,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生产建设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完善工作是客观必要的。本文简要介绍了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分析了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健全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监督机制措施会计监督
事业单位肩负着我国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社会责任,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质量不仅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并且也直接影响着我国整体的社会公共服务。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面临着众多的机会与挑战。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在处理单位日常工作过程中的财务问题,同时还肩负着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监督工作,确保事业单位资金的安全问题。在新形势下,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机制,是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促进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推动单位进一步发展,提升其经济效益的重要经济手段。
一、事业单位会计监督
1概念
会计监督: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按照相关法律规定,通过会计手段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进行统一的监督、管理。狭义的会计监督,是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一部分,是单位会计人员根据国家财经政策、会计规定,利用会计信息,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监督与控制,使其达到预期的目标广义的会计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其监督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三部分。
2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
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内容包括: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对单位内部的会计核算,监督、控制单位资金、资产的使用,内部审计部门监督和上级管理层与内部会计人员的相互监督等。
f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除了内部监督外,还要接受社会、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相关机构的会计监督。国家监督作为外部监督,其监督权力是由政府审计部门和财政部门来具体履行,其监督的对象是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资料和管理阶层以及内部会计负责人。
二、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意义
会计监督机制是会计工作和会计制度进一步发展的必然产物。会计监督科进一步促进会计和行业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机制,可以更好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