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飞行,倒影在清溪之中游走,就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这样一幅美丽的倒影,使人如身入其境。无怪乎胡仔云:“《复斋漫录》云:山谷言:‘船如天上坐,人似镜中行。’又云:‘船如天上坐,鱼似镜中悬。’沈云卿诗也。予以云卿之诗,原于王逸少《镜湖》诗所谓‘山阴路上行,如坐镜中游’之句。然李太白《入青溪山》亦云:‘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虽有所袭,然语益工也。”(《苕溪渔隐丛话》)最后,诗人又回到自己的主观感受,创造了一个悲切凄凉的清寂境界。诗人离开繁华而混杂的长安,来到这清澈见底的清溪畔,固然感到“清心”,但对于胸怀济世之心和报国之志的诗人,不免有一种心灵上的孤寂。因此入晚时猩猩的一声声啼叫,在诗人听来,仿佛是在为自己远游他乡而悲切,流露出诗人内心一种落寞郁闷的情绪。
陕西省西安市2011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89题。谪岭南道中作【唐】李德裕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五月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注】这首诗是在唐宣宗李忱即位后作者被贬岭南时所作。8试分析这首诗首联中“争”和“暗”字的使用的妙处。(5分)9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f答案:
长安一中、高新一中、交大附中、师大附中、西安中学高2011届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长安秋望赵嘏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①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②。【注】①《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臣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②《左传成公九年》:“楚子重侵陈以救郑。晋侯观于军府,见锺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后以“南冠”“楚囚”为囚徒的代称。8.颔联在景物描写方面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简要分析。(5分)9.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6分)
f答案:8.景物描写视听结合、动静结合,颇见匠心。(2分)“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3分)9.本诗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退隐之思。(2分)尾联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