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年级五调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
的姓名、准考证填写在答题卡上。r.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1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较早提到《论语》的作者的,是公元前一世纪的西汉著名经学家兼文献学家刘向:《论语》“皆孔子弟子记诸善言也”。刘向并没有确指记录者是谁,但认定此书是孔子学生当时的听讲笔记,记下的都是好话。与刘向同时的另一著名经学家匡衡,却以为此书不仅记言,而且记行。不过,匡衡并没有对《论语》的作者提出异议。两汉之际谶书的佚名作者则明确提出子夏是《论语》结集的为首人物。子夏是孔子晚年的著名门徒,在孔子死时年方二十八岁,在孔子死后与子游、子张、曾参等,各立门户,互相攻讦。但汉朝以来的学者,多以为他是孔门大部分经书的传授者。因此,谶书这样说也许不无根据。此说如可信,则结集时间当在孔子死后,实际上否定了刘向的判断。
刘向的儿子刘歆则说:“《论语》者,孔予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撰,故谓之《论语》。”此说有两点新意,一是说书中还有孔子回答“时人”的话,二是说书中还有孔子弟子互相议论的记录,这些议论若不属于“接闻于夫子之语”的范围,在书中便不收录。作为对书的描述,刘歆此说是相当全面的,尽管他回避了确指哪些门人是论撰者。因此,近百年后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袭用此说,表明它为人们所接受。但刘歆说法比较含糊,倘引用不小心,便启疑窦。东汉后期赵岐的《孟子题辞》,就有这纰漏。他说:“七十子之畴,会集夫子所言,以为《论语》。”孔子的著名弟子,如颜回、子路、宰予等,都比孔子早死,又如冉伯牛、原宪等,或病或隐,怎能在孔子死后参与《论语》结集呢?
于是,刘歆说的“门人”到底指谁和谁,就必然要提出讨论。与赵岐同时的郑玄,便确指《论语》的撰集者是仲弓、子游、子夏等。根据呢?也许有,也许没有。因为郑玄的《论语序》早佚,即使博学的清代考据家,也不知这话出于郑玄何书。
对于郑说当然有怀疑,但已是郑玄去世后六百年的事。现存的首出怀疑论来自柳宗元,他以为,《论语》不是孔子弟子所记,而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即曾参的弟子子春、子思之徒所作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