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牺牲和病故军人家属及因公牺牲病故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家属、人民警察家属发给一定数额的费用,给予生活帮助的制度。简答或者论述【社会保障特征】(必然性、目的性、必要性):1社会保障的根本目的在与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条件。2社会保障的对象是该社会的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那些丧失劳动能力
以及需要某些特殊帮助者。3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建立和实施的。4社会保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促进社会发展。【社会保障内容】1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2社会福利(包括:一般的社会福利、职工福利和特殊的社会福利)。3社会救济(社会救济由社会救济、救灾救济和扶贫救济三部分制度构成)。4社会优抚(包括:社会优抚、伤残抚恤和死亡抚恤)。【社会保障法原则】1实行有条件的社会共同责任的原则。2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3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和模式应适应本国国情的原则。4坚持社会公平与提高经济效率兼顾的原则。【社会保障法语劳动法的关系】1劳动法主要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社会保障法调整国家、用人单位、公民(劳动者)、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因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发生的关系。2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用人单位和雨之建立劳动关系或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公务员、军人等不适用劳动法);社会保障法德主体包括国家、用人单位、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和公民(劳动者)。社会保障的对象应当是该社会的全体社会成员。3劳动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协调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社会保障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社会全体成员在遭受各种意外和风险时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安全。4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者的劳动;社会保障法调整的内容则是社会保障机构应当给予保障人的各项待遇,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待遇等。5劳动法律关系强调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而社
会保障关系中的一些项目则并不要求权利义务的对等性。【社会保险的特点】1社会性。(1)保险范围的社会性。(2)保险目的的社会性。(3)保险组织和管理的社会性。2互济性。3补偿性。(1)劳动者通过劳动创造的价值或财富。(2)劳动者在向社会提供劳动能力。(3)在因工伤或者患职业病的情况下,劳动者所享有的社会保险待遇。【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同履行社会保障范畴区别】1在权利义务方面,社会保险是双向的,又强调劳动者个人本身应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