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网络舆论引导的必要性研究
作者:滕向丽来源:《行政与法》2012年第06期
摘要: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给我国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日益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了如何认识和合理运用网络舆论、如何引导网络舆论等新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网络舆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必要性。
关键词:网络舆论;舆论引导;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07(2012)06-0041-04
收稿日期:2012-04-13
作者简介:滕向丽(1970),女,山东文登人,中共烟台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2011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地方政府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CJGZ50。
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时指出,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网络被人们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传媒之后的“第四媒介”。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舆论在社会舆论形成和传播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的网络舆论还存在着许多缺点和不足,急需进行有效的引导。
一、目前我国网络舆论的现状
(一)主流舆论强势不够
⒈主旋律信息不足。从目前互联网信息的总量上看,英文信息占主导地位,中文信息只占到3%左右,而我国拥有1亿多网民,占世界网民总数的近10%,这种信息内容与受众数量的严重不对称显而易见。然而,就在这3%的中文信息中,宣传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和革命传统等主旋律的信息所占的比重相对也比较少。无论是商业网站还是网络新闻,登载的多是社会新闻、娱乐信息、两性生活等吸引眼球的内容,时代主旋律并没有在网上得到充分的弘扬。
⒉应急反应不快。虽然从总体上看网络舆论具有即时性的特点,对社会生活的变化反应敏捷、行动迅速,但在一些突发性事件来临之时,本应发挥积极引导作用的主流网络媒体却反应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不及时,引导不到位,致使一些虚假信息和错误言论得以在网上传播,有时还在一段时间之内占了上风。像“非典”期间北京出现的抢购风潮、“黑龙江宝马事件”所引起的不良影响等等,都是由于网络舆论的去中心性,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