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日后皮肤会出现斑丘疹,通常由面部扩散到
2
f全身,维持4至7日,亦可能长达3个星期,留下褐色斑痕或出现脱屑;病重者,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脑部会受影响,导致严重后果。3流脑:流行性脑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菌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常在冬春季节引起发病和流行,是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这个病的一般临床症状是: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颈项强直,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等。4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国家法定丙类传染病。传染源是腮腺炎患者和携带病毒者。流行性腮腺炎可经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或飞沫传播。易感人群为1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潜伏期为1225日,通常为18日。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有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主要临床表现:前驱症状可出现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发病1至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5肺结核:肺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所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结核菌会通过喷出的飞沫传播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飞沫的空气,结核菌就会进入体内。如果此时抵抗力低或结核菌毒力强就可能得结核病。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盗汗、全身不适及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四、日常学习生活中如何预防呼吸道疾病
3
f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行为和环境卫生。2加强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应每天开窗通风数次,每次至少十分钟。学生应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或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如网吧、商场等。3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干净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4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多喝开水。5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传给他人。6全体学生应积极参加晨间活动和课外活动,加强体质锻炼,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提高自身抗病能力。7保持教室、寝室的地面、墙壁清洁和干燥。8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9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当感染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在家休息,防止传染给他人。10可进行有针对性的疫苗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五、学校应采取的防控措施1、搞好校园环境卫生。及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