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画:
领域书法绘画
人物颜真卿欧阳询阎立本吴道子
艺术特点端正劲美,雄浑敦厚方折峻丽,笔力险劲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作品《颜氏家庙碑》《九成宫醴lǐ泉铭碑》
《步辇图》《送子天王图》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遣唐使唐朝时,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1、背景: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2、目的: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3、影响: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制度、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鉴真东渡(向东)
f1、地位: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6次东渡日本)2、贡献(作用):
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以及寺内的鉴真塑像,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
三、玄奘西行(向西)1.时间与过程: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天竺(古印度)取经(走西汉时期陆上“丝绸之路”一路西行),遍访天竺,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2、著作:《大唐西域记》
它记载了玄奘所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四、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对外开放(开放的对外政策)、双向交流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乱1、背景:(1)唐玄宗统治后期(年号“天宝”),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贤,朝政日趋腐败,社会上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2)各地的节度使(地方最高军政长官)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3)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2、爆发:755年763年(共8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3、概况:安史叛军攻占洛阳、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被拥为帝。最终于763年被平定。4、影响:
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一)黄巢起义(1)背景
唐朝后期,统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越来越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人民生活困苦,无以为生。(2)过程: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攻入长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