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论初级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小于工业制成品,导致初级产品的的相对价格面临下跌压力;同时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又节约了资源,由此减少单位制成品所消耗的原料数量,导致原料价格下降。由此,初级
f产品的贸易条件恶化是结构性的、长期的。因此传统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虽然从逻辑上讲是正确的,但其前提条件与实际相去甚远,因而只能适用于中心国家之间的贸易,不能适用于中心国家与外围国家之间的贸易。(四)战略贸易理论战略贸易理论通过政府干预,采用暂时性的贸易保护、补贴、税收优惠和产业政策等,扶持那些关系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产业,以创造本国的比较优势,刺激经济增长。战略贸易理论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及规模经济的前提下,其核心是主张政府干预对外贸易,通过扶持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实现资源的次优配置。其代表性的论点主要有:(五)贸易保护新政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贸易保护主义原有的特征产生了一些变化表现为更多地寻求多边贸易体系下的合法性保护,从单纯贸易政策转向经济、竞争政策。这些现象背后存在众多的理论支持这些理论既有经济的,也有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1.地区主义新贸易保护理论:以蒂姆朗和科林海兹为代表,认为自由政策存在着自身固有的缺陷,在当今世界环境下,自由贸易政策所带来的问题比其期望解决的问题更多。要实现经济、公平和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就必须放弃自由贸易政策,由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所取代2.新福利经济学的贸易保护论以庇古为代表的旧福利经济学家认为,单靠自由竞争不能达到最大的国民收入量,需要国家干预。3.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法国著名经济学家莫里斯就是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的倡导者,他认为,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如果西方国家不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限制,将会造成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向低收入国家的工资水平看齐,从而导致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发达国家应该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性产品实行贸易限制。4.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论国际贸易中应该优先考虑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了保护环境,任何国家都可以采取保护措施,限制对环境产生威胁的产品的进口,企业要将环境成本内在化,以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健康。第2节关税壁垒经济福利分析一、关税与关税的种类1、关税的概念:国家设置的海关针对商品进出关境而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税收。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