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前言数控加工对加工工艺有着特殊的要求,数控加工中对工艺问题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数控加工的质量和效率。国内的一些科研技术人员对数控加工的工艺进行了探讨13,但对于铣削的进刀方式的选择未见单独报道。而在各种型面的数控铣削中合理地选择切削加工方向、进刀切入方式是很重要的,因为二者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4。本文以数控加工中最常用的自动编程软件CAXA和MasterCAM为例(其它软件相类似,可做参考),通过分析数控铣削加工中各种进刀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性,在自动编程中如何正确选择进刀方式以达到提高加工效率以及零件表面质量进行探讨。2轮廓加工中的进刀方式
21法线进刀和切线进刀轮廓加工进刀方式一般有两种:法线进刀和切线进刀,如图1中(a)、(b)所示。法线进刀由于容易产生刀痕,因此一般只用于粗加工或者表面质量要求不高的工件。法线进刀的路线较切线进刀短,因而切削时间也就相应较短。在一些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轮廓加工中,通常采用加一进刀引线再圆弧切入的方式,如图2所示,使圆弧与加工的第一条轮廓线相切,能有效地避免因法线进刀而产生刀痕,而且在切削毛坯余量较大时离开工件轮廓一段距离后下刀再切入,很好地起到了保护立铣刀的作用。
f需要说明的是:在手工编写轮廓铣削程序时为了编程的方便,或者为了弥补刀具的磨损,常常采用刀补方式进行编程,即在编程时可以不考虑刀具的半径,直接按图样尺寸编程,再在加工时输入刀具的半径(或补偿量)至指定的地址进行加工,但要注意的是,如图3所示,切入圆弧的R值需大于所使用的刀具半径r,否则无法建立补偿而出现报警。至于进刀引线的长短则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但要注意减少空刀的行程。
22非典型轮廓加工中的进刀方式对于一些非典型轮廓的加工,采用切线进退刀的同时,还应沿轮廓多走多一个重叠量L,可以有效避免因进刀点和退刀点在同一位置而产生的刀痕。重叠量L的大小只需1~2mm即可,如图4所示。
3挖槽和型腔加工中的进刀方式
f对于封闭的型腔零件加工,下刀方式主要有垂直下刀、螺旋下刀和斜线下刀三种,下面就各下刀方式如何选择进行说明。31垂直下刀311小面积切削和零件表面粗糙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使用键槽铣刀直接垂直下刀并进行切削。虽然键槽铣刀其端部刀刃通过铣刀中心,有垂直吃刀的能力,但由于键槽铣刀只有两刃切削,加工时的平稳性也就较差,因而表面粗糙度较低;同时在同等切削条件下,键槽铣刀较立铣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