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风险因素和安全管理制度
博物馆是一个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一些大型知名博物馆不仅客流量会比较大,而且里面收藏着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藏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博物馆应该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对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1博物馆的风险因素11拍摄中存在的风险博物馆藏品经常需要接受博物馆内外部人员的拍摄,同时这也是博物馆运行过程中的一项经常性的业务。例如在藏品出版或是建档之前需要对藏品进行全方位与多角度的拍摄,不仅需要专业的拍摄人员近距离接触藏品,同时还需要对藏品进行转动或挪动以适应角度、光线、位置等的需求,在这个过程当中极容易出现对藏品的损坏,因此藏品的拍摄也是影响藏品安全的重要风险因素。12环境造成的安全风险文物藏品的主要特点就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无论是藏品的展出还是存放,对周围环境的要求极高。现阶段对文物藏品有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照度、空气污染等。比如藏品在陈列展厅展览过程中,如果不能对温度以及湿度进行有效控制,长时间后就会出现霉变、变色、开裂等现象。
f13博物馆藏品存在被抢劫与被盗窃的风险博物馆藏品的储存与展览的过程当中可能存在被抢劫以及被盗窃的可能性,同时这也是威胁博物馆藏品安全的最大风险因素。目前仍有部分博物馆藏品的陈列展览柜台仍采用木质展架与玻璃橱窗的形式,因此在展览与保存的过程中抵御风险的能力还相对较薄弱,在藏品的展览过程中不法分子若利用比较先进的盗窃工具则能够很轻松的盗窃走藏品,因此就增加了藏品的安全隐患。2博物馆的安全防范措施21健全制度,强化日常风险安全管理由于近年来博物馆文物失窃的事件不断出现,博物馆必须高度重视做好文物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博物馆文物管理人员要提高文物安全管理的意识,强化文物安全管理的责任意识与风险意识。因此,博物馆要扎实做好文物安全管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强化文物安全管理人员的履职意识,加强对新入职以及离职人员的安全教育及有效监督,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建立健全博物馆文物安全管理制度。博物馆要从文物安全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健全文物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文物登记及档案建设任务。要做好博物馆文物的日常管理工作,集中力量抢救保护馆内濒危文物。最后,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文物安全管理技术人才,不断充实博物馆文物安全管理力量,提高文物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