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课程标准》和现行教材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为中心,以课程开发、课堂创新、课本内化为主旋律,以课堂为主阵地,推进课堂教育教学整体改革,提高历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创新水平,促进全市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均衡发展。二、工作思路抓实教学常规,使历史学科教学进一步规范化;深化“3443”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和品牌课堂;从问题出发,让教研活动更加灵活、更接地气;引导学校搞好分层教学,大面积提高全市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三、具体措施1明确教学目的,循序渐进地落实各年级的教学要求分年级落实教学目标与任务。六年级:主要是让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浓厚兴趣、引起重视,为历史学科的学习做好铺垫、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识读历史图表,正确地计算历史年代,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了解传说、故事、演义与史实的区别。七、八年级: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和阅读、分析基本史料的能力和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鉴于六三制八年级与五四制七年级历史学科教学内容一致,任务较轻,八年级下学期可在学期任务结束后在进行练习时适当加入七年级内容加以训练,加深印象。)。九年级:培养学生绘制简单的历史示意图,能够对同类的历史事物进行初步的比较、概括和综合,能够初步运用材料对历史进行分析和论证。搞好分层教学,培优促尖、固本强基(九年级的课时应增加,进度应加快,抽测和考试的频度应加大)。2.深化课堂研究,确保优质高效进一步深化“3443”课堂教学改革,继续推行“学案导学”教学策略,深入开展“同课异构”片区教研活动。紧抓常态课堂,改变课堂结构,转变教学方式,建设优质高效课堂,实现“轻负高质”目标。(1)研究课标和教材,注意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一是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含义和实施要求,尤其是对其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有一个全面、准确
1
f的理解,恰当实施,在教和学时做到心中有数;把握历史课程目标的三个层次:总体目标、年级目标和内容目标,不同年级在实施时选准着力点,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时时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步,落实学科能力,时时进行阅读、写字、答题、考试等方面的规范训练。二是结合《标准》要求和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特点,坚持正面引导以激励和鞭策学生,坚持准确评价,让学生明了对与错、是与非,在知识的学习中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