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紧的货币政策让货币减肥r
r
r
r
叶檀:从紧货币政策让货币减肥r
r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从紧的货币政策”,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r
r
从紧的货币政策旨在为过大的经济体量、过度泛滥的货币流动性“减肥”。这是继1993年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后,再次提出从紧的货币政策,并且取消适度二字,说明决策层对于经济过热严重担忧。r
r
这次的紧缩性宏观调控与前两次有本质区别。从表面上看,此次的宏观调整似乎属于未雨绸缪,全年45左右的CPI,今年前三季度257的固定资产投资额,18左右的M2增速,比起1988、1993年都下降了近一半左右。此时提出从紧的货币政策显然是因为出现了新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从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套使用不同,此次由稳健的货币政策与从紧的货币政策并行,说明问题主要出在货币方面,而不是政府投资等方面。由此,政策的着力点也不再是财政政策而是货币政策。从2004年以来,我国虽然开始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进入加息周期,但并没有解决经济过热的问题,这也是货币政策从适度从紧转向从紧的重要原因。r
r
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只有货币体制的改革,才能解决我国经济的周期性惊挛症。随着低息美元的泛滥,人民币流动性无法扼制,货币无法反应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只要资本市场、企业投资稍有增加,经济热度就急速上升。r
r
但货币减肥既有前车之鉴,也曾产生严重的后遗症。r
r
虽然前两次宏观调控取得了预期的为经济降温的效果,但后遗症是经济急剧降温之后,导致银行坏帐快速增长,许多金融机构处于技术破产边缘,政府不得不再次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对金融机构进行坏帐剥离,注资等非常规手段,防止金融机构从根本上拖垮中国经济。r
r
央行行长周小川提醒宏观调控防止矫枉过正是着眼于历史教训的沉痛之语,经此轮经济周期,中国银行已经拥有了远高于公布的房贷量,以及大量以土地为抵押的信贷产品,如果土地与房产价格大幅缩水,直接的表现就是银行的坏帐大量增加。不仅如此,如果信贷急剧压缩,还将造成大量融资渠道不畅的中小企业的破产与倒闭。央行行长周小川呼吁金融机构要禁得起经济下行周期的考验,这句话对除政府重点保障之外的所有的企业都适用。r
r
我们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货币政策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为什么会在急剧紧缩之下产生上万亿的坏帐,为什么04年以来的适度从紧成为适度宽松?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与“稳健”、“适度从紧”、“从紧”这些概念领没有可度量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