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江苏省高考满分作文汇编
【2014年江苏高考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哲理性材料”的材料作文必须准确把握材料的核心含义2013年的高考作文题所选“材料”是“故事性”的简称为“山洞烛光蝴蝶”。这种有人有事、有头有尾的记叙性短文由于“形象大于思想”故包蕴的含义十分丰富有时多达几十个。为此我们不要求考生确定“核心含义”这种“确定”往往见仁见智难求共识。但是我们划定了“含义边界”即在一个比较宽泛的范围内由考生自主选择某一含义进行写作。去年的“含义边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平衡美。只要涉及上述某一点就算切题如果扯到其它方面去了就是跑题。打个比方叫你写江苏人你可以在苏南、苏中、苏北任写一个人或一些人但绝对不能写到安徽、上海等省市去。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阶段绝大多数地区和学校均抱定“故事性”材料来训练如某公司高管爬雪山、某考古学家看铜镜、一只青蛙被冻在冰上了等等。几乎没有人想到还有一种“材料”是哲理性的此乃“刻舟求剑”。教训是必须细读《考试说明》今年的作文试题一亮相,锁定了“哲理”。既然是“哲理”就得“明理”明理的文章不论多长多短都不能“多中心”只能有一个“核心含义”。所以今年的作文审题不同于去年不能再指望“含义边界”了
青春永不褪色
1
f有人说:如同生命注定死亡,我们的青春也终将褪色。然而我却说:“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哪怕是死亡降临的前一秒。”
青春不是生命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的一种“状态”。青春非指青春期,抑或是年轻漂亮的岁月,它是一种昂扬热烈的“生命状态”。它并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如爱因斯坦,即使年老,却仍能和孩子们天真地打成一片,仍能做出那些让人捧腹大笑的奇怪表情。这样的他,有谁会说是一位暮气沉沉的老人,又有谁能说他的青春已经褪色?
有些人,认为青春只是生命的阶段,终将随着年龄增大而消逝,他们往往更容易在生活的打磨下提前失去青春,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小老儿”。
要保持青春的状态,我们需要拥有乐观开朗的心。生活如同航海,总会有暴风雨的出现。这些可怕的暴风雨,往往会吹落青春的风帆,使青春褪色。而一颗乐观开朗的心,便是最好最完美的雨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