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谈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作者:于丽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8年第12期
【摘要】新课改的进一步落实,对小学数学教学影响颇深,尤其强调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基于这一理念,数学教学应回归生活,通过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继而对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应用能力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以此为核心展开详细讨论。【关键词】生活问题小学数学问题意识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极其重要的一门学科,数学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整合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年龄和心里特点,必须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教学。数学知识虽然较为理性和严谨,但也是来源于实际生活,因此数学能力的高低,可以从解决生活实践问题的有效性进行反映。鉴于此,将生活问题引入数学课堂是目前教育教学的新方向。一、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小学生而言,正处于进行知识体系构建和思维引导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敢于挑战、敢于创新,从而提升数学能力。这就好比原始时期的人们在得知地球是圆的后会展开专门的研究去验证它是否真实,小学生也需要这种从问题中寻找答案的意识和能力,所以教师必须通过合适的方法,利用问题来启动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主动探究并不断创新突破,这样既能提升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能帮助学生以科学的思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来解决问题,从而全面提升综合能力。受传统教育影响,大部分小学生对教师怀有一定的敬畏和胆怯,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向教师提问,而这恰恰是阻碍学生产生并发展问题意识的关键。学生缺乏问题意识一般有一下几点原因:第一,担心自己所提问题过于浅显得不到教师重视,反而会被批评教育;第二,担心向教师提问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注视和嘲笑,也就是对自身以及所提问题的不自信;第三,成绩较差的学生已经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根本不考虑提问题或与教师交流。可以看出,小学生基本上对于提问具有很大的不自信和质疑,这种质疑来源于问题本身不具有合理性与实际意义,这也对学生的数学学习造成了很大的认知障碍。有鉴于此,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发挥数学的生活性,通过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二、通过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一)在课堂上创设生活问题情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