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张骞通西域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张骞通西域》教材分析:本节课出自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的第12课。1、本节课分3个部分内容,分别是:神秘的西域、张骞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2、本节课贯穿了以后的整个教学,是学生进一步顺利、快捷操作历史学习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3、本节课联系了上节内容《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在以后学习《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明确西域的地理范围,记住张骞出使西域的时间、任务、结果及意义。2、理解狭义西域和广义西域的联系与区别,明确张前两次出使西域的具体任务和完成情况能力目标;1、通过讲练结合,培养学生根据史料想象历史情境的能力、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分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分工合作的能力。
f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2、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对学习历史的热情。当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并且了解了教学目标之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重点难点重点:1、西域的地理范围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难点:1、狭义西域与广义西域的联系与区别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具体任务和完成情况。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教法:1、范例、结合引导探索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3、采用类比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从而体验到独立获取知识的喜悦感。4、通过“教”“学”“放”“收”突破重点和难点。5、大胆运用多媒体课件,力图给学生直观印象。教学相长,本节课我所采用的学法主要有两个。学法:1、主动学习法: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
f时,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2、反馈补救法:在练习中,注意观察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优扶差,满足不同。”最后我们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所需教具是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黑板、等。我将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用约5分钟时间进行导入部分,主要是复习和引入新课。用约20分钟时间进行正体部分。主要是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完成对神秘的西域、张骞出使西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