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催化剂的探究性学习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濉溪县刘桥中心学校谢保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催化剂的概念和特点。
2、能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物质是催化剂。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对比法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感受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1、催化剂的概念和特点。2、实验方案的设计。
【教学难点】1、催化剂的特点。2、实验方案的设计。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趣引课
由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兴趣、设置悬念引入课题。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活动与探究
探究一:引领学生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有什么作
用”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1)请同学们帮助小丽同学
完成实验并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原因分析
结论
实验一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
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实验二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
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实验二”的作用
是
。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
率的结论,为什么?应怎样补充实验才能使结论更加严密?
小结: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原因分析
结论
实验一
带火星的木条5的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过氧化氢在常温
f不复燃
下分解很慢,放出的氧气下分解缓慢
少,不足以使带火星的木
条复燃。
实验二
有大量气泡产二氧化锰加速了过氧化氢二氧化锰能加快
生,带火星木条溶液的分解,放出的氧气过氧化氢的分
复燃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解。
(2)对比(或对照)
3氧气可能是二氧化锰和水混合产生的,也可能是二氧化锰产生的。应补充如
下方案才能使结论更加严密。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一向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木条不复燃
二氧化锰没有分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解出氧气。
实验二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没有明显现象
二氧化锰加入水
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中不产生氧气。
探究二: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性质是否改变呢?请你帮助小丽同学继续完成实
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实验三在实验②的试管中,当不再产生氧气
时,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用带火星
的木条检验
小结: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实验三
又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反应前后二氧化锰r